伯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简报
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,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切实提升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,并将“识用”教育的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,2019年3月7日,伯雍小学四年级组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,本次活动分为课前教研、课堂展示和课后教研三个阶段。
在课前教研阶段中,师傅郑芙蓉和徒弟姚丹共同商议,互相切磋,各抒己见,充分体现了主动追求、力求发展、追求高效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。最终,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及识用教育理论,确定了由青年教师姚丹老师来执教冀教版四年级下册《自然之道》这节课。
在试讲环节,徒弟姚丹注重细节,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。她在探索中让学生思考,在品读与感悟中让学生得到新的认知。在课堂上巧妙的设计问题,环环相扣,并灵活开展小组活动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新的知识。
观课结束后,师徒二人对本次课试讲进行教研活动,并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、交流、探讨,并形成第二次教案,修改使用幻灯片。然后在报告厅进行公开展示。
课后,各位领导和四年级同组教师及师徒二人共同参加了教研活动。教研活动上,师徒二人先举行简单而又隆重的拜师礼,师傅对徒弟的寄语,接着以对话的形式对本课进行探讨、总结。
1教师对本节课的把握非常准确,充分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,完成了知识、技能和情感目标,同时还注意了学生们发展性目标的实现。
2教师能将课文的人文情怀及科学理念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,充分体现了“识用”教育中“适用”的理念。
3、在朗读环节中,学生积极踊跃,同时让学生加上动作来体会人物心情,但感情有些欠缺,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及学生的反复练习中会得到提升。
师傅总结:《自然之道》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。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的所见、所闻、所做、所想为线索,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,揭示了自然之道。姚丹老师作为年轻教师,很好的按教材主旨、编者意图来设计教学。她的课堂教学目标准确,教学重难点突出。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读、多说、多写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,而且也能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。基本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。
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,老师们(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)深层次的了解了语文教学如何实现“华丽的转身”,大家对“识用教育”有了新的感悟,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思路。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,老师们能切合实际组织教育教学,互相学习,共同进步。
伯雍小学
2019.3.9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